冬小麦水旱品种间杂交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11
作者
张灿军
冀天会
王书子
高海涛
王翠玲
杨子光
机构
[1] 洛阳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洛阳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冬小麦; 水旱生态型; 杂交模式; 配合力; 遗传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水地和旱地两种生态型的品种 ,采用 4× 4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 ,对水旱品种间杂交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水地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对杂种后代主要性状的影响 ,除千粒重外 ,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旱地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主要对株高、穗下节长、单株穗数、收获指数等与抗旱性有关的性状影响明显 ,且除株高和收获指数外 ,其余性状P1的方差均大于P2 的方差。说明水地亲本对杂种后代产量性状影响大 ,旱地亲本主要影响抗旱性状 ,水旱两种生态型杂交 ,实现了抗旱与丰产的有机结合。株高、穗下节长、穗粒数、单株产量、单株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以加性效应为主 ,而显性基因对单株穗数、千粒重、单穗重的影响较大。旱地小麦产量性状遗传力均较低 ,而株高、穗下节长、收获指数等与抗旱性有关的性状遗传力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旱地冬小麦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J].
卫云宗 ;
乔蕊清 ;
谢福来 ;
刘玲玲 ;
宁东贤 .
华北农学报, 1999, (03) :19-24
[2]   黄淮麦区旱生型冬小麦品种及其选育策略 [J].
乔蕊清 ;
刘玲玲 ;
卫云宗 ;
谢福来 ;
宁东贤 .
麦类作物学报, 1998, (01) :8-10
[3]   杂交小麦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研究 [J].
吕德彬 .
河南农学院学报, 1982, (02) :76-101
[4]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