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潭美”(2013)影响江西期间的路径和降水诊断分析

被引:8
作者
郭达烽 [1 ]
包慧濛 [1 ]
郑劲光 [2 ]
吴静 [1 ]
机构
[1] 江西省气象台
[2] 抚州市气象台
关键词
台风; 路径; 降水; 雷达产品; 物理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 [天气过程的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数值模式预报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针对台风"潭美"(2013)登陆后影响江西的移动路径变化和强降水过程,从大尺度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的移动路径与副高变化有关,由于受副高南缘的偏东南气流影响,其中心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进入江西后受副高阻挡逐渐转为偏西和西南偏西方向,因此强大的副高是影响"潭美"移动路径变化的重要系统。2)"潭美"登陆后,中心附近的风速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结构。随着其向偏西方向移动,大风速区呈逆时针旋转。这种风场结构中不对称的强风速区转移影响了台风的移动路径,使向西北方向的移动逐渐转为西行和西南行。东西风分量差与台风移动路径的变化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多普勒雷达产品1 h降水量(OHP)与雷达反射率以及大气空中垂直液态含水量(VIL)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与实际降水落区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其量值要比实际降水量明显偏小,平均在50%左右。4)水汽通量辐合越强,暴雨越强。强降水的产生与来自西南方向的水汽输送带密切相关。江西省中部大范围上升运动的出现和发展,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机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存在是此次台风强降水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广西热带气旋的暴雨统计分析及数值模拟 [J].
覃卫坚 ;
李耀先 ;
廖雪萍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3, 34 (01) :1-6+109
[2]   积云参数化对0613号台风“珊珊”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 [J].
吴林 ;
王刚 ;
沈晗 ;
李江南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29 (04) :14-16
[3]   “碧利斯”(2006)台风低压暴雨数值模拟试验 [J].
陈业国 ;
沈桐立 ;
何冬燕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02) :11-14+22
[4]   “云娜”台风登陆后的路径和降水的诊断分析 [J].
许爱华 ;
叶成志 ;
欧阳里程 ;
程锐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3) :229-236
[5]   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揭示的台风云娜(Rananim)登陆前后特征演变研究 [J].
薛根元 ;
赵放 ;
冀春晓 ;
周丽峰 .
第四纪研究, 2006, (03) :370-383
[6]   0414号台风“云娜”多普勒雷达探测 [J].
朱龙彪 ;
郑铮 ;
何彩芬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4) :500-508
[7]   尤特台风登陆过程中眼区结构变化的分析研究 [J].
陈子通 ;
闫敬华 ;
丁伟钰 ;
万齐林 .
大气科学, 2004, (03) :471-478+483
[8]   多普勒速度图暴雨判据和短时预报工具研究 [J].
蔡晓云 ;
焦热光 ;
卞素芬 ;
郭虎 .
气象, 2001, (07) :13-15
[9]   一次台风暴雨的多普勒速度图像分析 [J].
帅方红 ;
钟卓约 ;
苏卫东 ;
施碧霞 .
热带气象学报, 1997, (04) :70-77
[10]   登陆台风维持和暴雨增幅实例的能量学分析 [J].
励申申,寿绍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5, (03) :38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