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表观量子产额和表观最大光合速率的确定

被引:1
作者
徐玲玲
张宪洲
石培礼
于贵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涡度相关法; 表观量子产额; 表观最大光合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面积约1.2×106km2,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西藏当雄县即是典型分布区之一.以2003年生长季在当雄草原站用涡度相关法连续观测的CO2通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净生态系统二氧化碳交换量(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的关系,及其表观量子产额(α)和表观最大光合速率(Pmax)在生长季中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白天的NEE与PAR之间符合很好的直角双曲线关系;α随生长季依次为草盛期>草盛初期>种子成熟期>枯黄期,最大为0.0244μmolCO2·μmol?1PAR,最小仅0.0098μmolCO2·μmol?1PAR;Pmax在草盛初期、草盛期、种子成熟期变化不大,平均0.433mgCO2·m?2·s?1(9.829μmolCO2·m?2·s?1),在枯黄期仅0.35mgCO2·m?2·s?1(7.945μmolCO2·m?2·s?1).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α值与世界上其他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明显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西藏高原田间冬小麦的表观光合量子效率 [J].
刘允芬 ;
张宪洲 ;
周允华 ;
张谊光 ;
喻朝庆 .
生态学报, 2000, (01) :36-39
[2]   高寒草甸矮嵩草种群光合作用及群落生长季节变化 [J].
易现峰 ;
贲桂英 ;
师生波 ;
韩发 .
中国草地, 2000, (01) :13-16
[3]   青海高原主要C3植物的光合作用 [J].
张树源 ;
陆国泉 ;
武海 ;
沈振西 ;
钟海民 ;
沈允钢 ;
许大全 ;
丁焕根 ;
胡文新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2, (03) :176-184
[4]   光合作用效率 [J].
许大全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8, (05) :1-7
[5]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n a temperate grassland ecosystem[J] . Joon Kim,Shashi B. Verma.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199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