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经济中的公共产权边界及实现机制

被引:4
作者
洪联英 [1 ]
邹蕤羽 [1 ]
罗能生 [2 ]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混合经济; 公共产权配置; 客体效用评价; 主体专用性投资; 主体权力收益;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4.10.013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快速推进,但如何优化配置公共财产所有权边界问题,一直是一项非常困难而复杂的现实课题。本文以一个政府、服务企业的公共产权配置为基准模型,利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不完全合同和权力理论来揭示混合经济中公共产权配置的实质及其机制。本文超越西方产权理论以私有产权为基准的分析理路,提出一个混合经济条件下公共产权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指出其有效配置应该是客体效用评价、主体专用性投资、主体权力收益三个关键维度的择优匹配过程。利用这一分析框架,论文对自然垄断行业、非营利性组织两类典型公共产权边界的配置进行应用分析,验证了理论框架的有效性并得出一些启发性的结论。本文的研究为当前我国混合经济态势下如何优化配置公共财产的所有权边界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国有资源产业兼并重组政策的所有权安排与整合效率研究 [J].
洪联英 ;
彭媛 ;
罗能生 .
产业经济研究, 2011, (02) :18-27+94
[2]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须依靠深化改革来解决 [J].
杨瑞龙 .
当代财经, 2011, (02) :7-9
[3]   国企改革:在摸索与争论中前进 [J].
杨其静 .
世界经济文汇, 2008, (01) :55-63
[4]   公共产权、集体产权与中国转型经济 [J].
万举 .
财经问题研究, 2007, (05) :77-82
[5]   论混合组织的生成机制 [J].
王朝全 .
经济学家, 2006, (03) :97-106
[6]   论混合经济 [J].
何伟 .
经济学家, 2004, (04) :15-19
[7]   论公共产权构成的企业利益关系 [J].
钱津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6) :73-78
[8]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 [J].
吴宣恭 .
经济学动态, 1999, (01) :4-9
[9]  
产权的缔约分析[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加里·D.利贝卡普(GaryD.Libecap)著, 2001
[10]  
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2[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