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提高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15
作者
范仲学
王璞
梁振兴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助理研究员
[2]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北京
关键词
谷类作物; 氮肥利用效率; 研究进展;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01.04.020
中图分类号
S515 [粟(谷子、小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如何提高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氮肥利用效率的名称和定义比较混乱 ,在使用时应给出明确的定义。世界范围内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仅为 3 3 1 5%~3 4 51 % ,肥料氮的损失途径主要包括硝态氮淋洗损失、氨挥发损失、反硝化损失、作物自身地上部的挥发损失和地表径流损失。优化氮肥管理、氮高效品种选育、种植制度的改革以及改善作物的生育条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但是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综合配套方案目前很难实施。农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等各相关学科科学家的通力合作 ,是这一问题最终解决的希望和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植物营养与作物育种 [J].
刘国栋 ;
肖世和 .
作物杂志, 2000, (03) :4-7
[2]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 [J].
朱兆良 .
土壤与环境, 2000, (01) :1-6
[3]   冬小麦、夏玉米不同品种(系)之间的氮营养效率的差异 [J].
陈新平 ;
周金池 ;
王兴仁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80-83
[4]   不同肥力和土壤质地条件下麦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J].
介晓磊 ;
韩燕来 ;
谭金芳 ;
郭天财 ;
王化岑 ;
崔金梅 ;
李九星 .
作物学报, 1998, (06) :884-888
[5]   氮肥施用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 [J].
吕殿青 ;
同延安 ;
孙本华 ;
OveEmteryd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1) :8-15
[6]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J].
张国平 ;
张光恒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6, (04) :331-336
[7]   土壤水分与氮素追施比率的关系 [J].
孟兆江 ;
刘安能 ;
吴海卿 ;
杨传福 ;
荆建军 .
河南农业科学, 1996, (11) :19-21+25
[8]   北京降雨和土壤下渗水中的氮素研究 [J].
孙昭荣 ;
刘秀奇 ;
杨守春 .
土壤肥料, 1993, (02) :8-11
[9]  
有机、无机态肥料氮在水田和旱地的残留效应.[J].黄东迈;朱培立;高家骅.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2, 10
[10]   绿肥植物的化学组成对其氮素有效性的影响 [J].
施书莲 ;
文启孝 ;
廖海秋 .
土壤学报, 1980, (03) :24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