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地区3类生产方式下的荒漠化问题研究

被引:4
作者
孟利利 [1 ]
胡敬华 [2 ]
万平 [3 ]
贾鹏飞 [1 ]
胡跃高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内蒙古气象信息中心
[3] 科尔沁生态经济示范区
关键词
科尔沁地区; 生产方式; 荒漠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科尔沁地区作为我国荒漠化问题的重要研究区域,其荒漠化现状、发展趋势和形成原因一直存在争论。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方法,将调查区域分为偏农耕区、偏牧区及农牧混合区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结果发现,近年来不同的生产方式下该区荒漠化形势依然严峻,若不改变现行不合理生产方式,区域荒漠化形势严峻趋势将难以逆转。从根本上说,近期科尔沁地区荒漠化演化是人地矛盾加剧的结果,不同生产方式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因素是其深层原因,表现在政策和市场调控失灵、传统文化丧失和教育滞后。以此为基础,建议:1)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农牧交错带政策;2)围绕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核心,开展系统保护与建设工作;3)认真组织开展针对农牧交错带的科学研究工作;4)鼓励农牧民创新发展合作组织形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系统综合发展能力;5)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繁荣区域经济。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草原旅游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初探 [J].
艾琳 ;
卢欣石 .
草业科学, 2009, (09) :1-6
[2]   科尔沁沙地不同恢复年限退化植被的物种多样性 [J].
左小安 ;
赵哈林 ;
赵学勇 ;
郭轶瑞 ;
张铜会 ;
毛伟 ;
苏娜 ;
冯静 .
草业学报, 2009, 18 (04) :9-16
[3]   草地农业系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关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反思 [J].
任继周 ;
侯扶江 .
草业科学, 2009, (08) :6-9
[4]   干旱下的牧民生计——兴安盟白音哈嘎屯调查 [J].
王晓毅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8 (04) :18-26
[5]   基于MODIS NDVI的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动态监测 [J].
杜子涛 ;
占玉林 ;
王长耀 ;
宋广智 .
国土资源遥感, 2009, (02) :14-18
[6]   分布型过牧:一个被忽视的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 [J].
张倩 ;
李文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 (12) :8-16
[7]   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坨甸景观格局动态变化遥感调查分析 [J].
哈斯其木格 ;
额尔顿图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60-165
[8]   论蒙古族科尔沁文化 [J].
巴·苏和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5, (06) :100-104
[9]   科尔沁地区现代沙漠化过程的驱动因素分析 [J].
王涛 ;
吴薇 ;
赵哈林 ;
胡孟春 ;
赵爱国 .
中国沙漠, 2004, (05) :3-12
[10]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研究进展 [J].
王蕾 ;
哈斯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4)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