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水裂隙带高度确定方法

被引:17
作者
王达胜
机构
[1] 福建省煤田地质局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导水裂隙带高度; 裂隙带高度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741 [];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阐述煤层覆岩破坏规律,分析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形成时间,提出导水裂隙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室内计算模拟和现场实测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覆岩导水裂隙带井下微地震监测研究 [J].
汪华君 .
矿业快报, 2006, (03) :27-29
[2]   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微地震(MS)监测研究 [J].
汪华君 ;
姜福兴 ;
成云海 ;
司荣军 ;
岳强 .
煤炭工程, 2006, (03) :74-76
[3]   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方法概述 [J].
王双美 .
江苏地质, 2006, (01) :64-66
[4]   潘谢矿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采厚关系回归分析 [J].
李洋 ;
李文平 ;
刘登宪 .
地球与环境, 2005, (S1) :66-69
[5]   在采空积水区下采煤的理论与实践 [J].
王世彬 ;
郭厚亮 .
煤炭技术, 2005, (06) :47-48
[6]   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发展规律物理模拟分析 [J].
张杰 ;
侯忠杰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4, (04) :32-34+118
[7]   黄陵二号井煤层开采对水源地影响 [J].
赵岩 .
中国煤田地质, 2004, (06) :19-21+60
[8]   采煤工作面采动裂隙带的确定方法 [J].
贾剑青 ;
王宏图 ;
唐建新 ;
不详 .
中国矿业 , 2004, (11) :46-48
[9]   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新方法综述 [J].
熊晓英 .
安徽地质, 2004, (02) :95-98
[10]   综放开采顶板离层裂隙变化研究 [J].
涂敏 ;
刘泽功 .
煤炭科学技术, 2004, (04)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