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反应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2
作者
孙仁宇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研究室
关键词
低氧; 肺泡; 肺高压; 肺血管收缩; 高二氧化碳; 血管平滑肌;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 肺动脉压; 影响因素;
D O I
10.16352/j.issn.1001-6325.1988.01.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早在1904年Plumier观察到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其后在很多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亦有同样发现。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的结果使血流从低氧的肺泡区转移到通气较好的肺泡区,以改善通气灌注关系和气体交换,使血液得到充分氧合。这本是机体的适应性代偿机制,但如果广泛的肺泡低氧(高原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则可导致肺动脉高压。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证明,急、慢性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是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因,是高山病或肺心病的主要发病学环节。由于急、慢性低氧是最直接、最有效和可重复地诱发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因此大量的研究工作者均以低氧为手段来复制急、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动物模型,以探讨高山病或肺心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高山动物对低氧的生理适应 [J].
李经才 .
生理科学进展, 1981, (03) :243-249
[2]  
Malik AB. J Trauma . 1978
[3]  
Benumof JL,et al. J Appl physiol .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