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内涵及路径选择

被引:1
作者
同春芬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社区合作组织; 农村文化; 农村产业结构; 捐资方式; 乡村旅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3 [农村发展与建设方针];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发展和建设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应遵循合作社原则,坚持"姓农"的方向,依法进行内部管理,才会使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客观、具体地分析传统农业文化对于农村变革的正、负效应,继承其积极因素,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建构适合中国特点的、有利于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具有不同层次的农业文化;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推动农村走上文明发展之路;还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的引进和开发力度,走科技兴农道路;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在各地的"村里人"捐资、捐劳,可以有效解决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新时期城市反哺乡村的有效方式,突出"农"字,建立社区参与制度,乡村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17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J].
徐福英 ;
马波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05) :79-82+66
[2]   龙胜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粟维斌 ;
陈尚玲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3) :36-38
[3]   现代慈善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J].
郑功成 .
学海, 2005, (02) :36-43
[4]   乡村旅游:缓解西部“三农”问题的一种尝试 [J].
杨朝继 ;
李辉 .
攀登, 2005, (02) :50-52
[5]   论慈善事业的社区化与社会化 [J].
高灵芝 .
社会科学研究, 2004, (03) :104-106
[6]   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J].
曹艳英 ;
刘春燕 ;
马润花 .
学术交流, 2004, (04) :86-89
[7]   乡村旅游开发刍议 [J].
李永文 ;
王培雷 ;
孙本超 .
焦作大学学报, 2004, (01) :19-22
[8]   农业大国的富裕之路——绿色食品开发战略 [J].
金光风 .
农业经济问题, 2000, (01) :27-31
[9]   贫困社区的乡土性对人口控制的影响——对广东一个贫困乡村社区的分析 [J].
张枫 .
广东社会科学, 1998, (02) :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