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22
作者
赫胜彬
王华伟
机构
[1] 北京大学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引力模型; 空间结构; 区域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首先以夜间灯光数据表征城市规模,然后利用分级路网数据建立时间网络数据集,并得到任意两个城市间的时间距离,最后基于引力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结构。通过时序比较发现,城市间联系愈加紧密,轴带化趋势逐渐显现,其空间结构可归纳为"两核两副一轴两带多中心"。结合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主体功能区规划及未来发展趋势,将京津冀地区分为四个功能区,即中部平原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功能区、南部平原拓展功能区、西北部山坝生态功能区。此外还发现,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四个城市周围形成了40-70公里的中小城镇带,亟需以区域的观念来指导城市规划,加快构建区域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省域GDP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J].
杨妮 ;
吴良林 ;
邓树林 ;
张超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4, (04) :108-111
[2]   多中心视角下的京津冀都市圈空间联系分析 [J].
张陆 ;
高素英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 (05) :49-54
[3]   基于DMSP-OLS数据的城市发展空间特征研究 [J].
吴健生 ;
赫胜彬 ;
彭建 ;
黄秀兰 ;
张理卿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 (02) :20-25
[4]   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分析 [J].
裴星星 ;
谢双玉 ;
肖婉霜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4, (02) :102-106
[5]   基于城市联系强度与城市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 [J].
刘建朝 ;
高素英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2) :57-61
[6]   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J].
曾鹏 ;
黄图毅 ;
阙菲菲 .
经济地理, 2011, 31 (04) :603-608
[7]   基于区域城市理论的重庆主城区空间规划策略 [J].
易峥 ;
曹春霞 ;
曹力维 .
规划师, 2010, (11) :24-29
[8]   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研究 [J].
崔和瑞 .
技术经济, 2008, (10) :32-36
[9]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J].
顾朝林 ;
庞海峰 .
地理研究, 2008, (01) :1-12
[10]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用地外延扩展特征分析 [J].
卓莉 ;
李强 ;
史培军 ;
陈晋 ;
郑璟 ;
黎夏 ;
王芳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