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模式的延续与变迁

被引:8
作者
张航空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关键词
反馈模式; 接力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6 [中、老年人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家庭养老的"反馈"模式和"接力"模式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但也有少数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历史上来看,西方社会亦曾出现过"反馈"模式。现代西方社会中亲子之间在代际支持方面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接力"模式。"反馈"虽然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家庭养老最主要的特点,但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我国家庭养老模式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变迁,"反馈"模式已不再适用。"反馈"模式和"接力"模式只是在历史上的一段时期内的出现,是阶段性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代际支持的模式终将发生变化。在代际支持模式上,中国和西方社会更多地是渐趋一致而不是渐行渐远。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队列分析 [J].
杜鹏 ;
谢立黎 .
人口与经济, 2014, (06) :3-11
[2]   代际经济支持、养老金和挤出效应——以上海市为例 [J].
张航空 ;
孙磊 .
人口与发展, 2011, 17 (02) :14-19+62
[3]   女儿赡养的伦理与公平——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性别考察 [J].
唐灿 ;
马春华 ;
石金群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6) :18-36+243
[4]   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 [J].
杨菊华 ;
李路路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3) :26-53+243
[5]   城市老年人口家庭经济流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 [J].
张航空 ;
李双全 .
南方人口, 2008, 23 (04) :15-20
[6]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分析 [J].
王跃生 .
人口研究, 2008, (04) :13-21
[7]   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接力”模式和“反哺”模式的再思考 [J].
张岭泉 ;
邬沧萍 .
北京社会科学, 2007, (03) :9-14
[8]   老年人日常照料的角色介入模型 [J].
夏传玲 .
社会, 2007, (03) :114-141+208
[9]   “反哺”与“接力”:中西方家庭养老模式之异同 [J].
洪彩华 ;
李桂梅 .
中州学刊, 2007, (02) :129-131
[10]   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的分析 [J].
陈功 ;
刘菊芬 ;
徐静 ;
舒晓非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5, (S1)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