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有经济投资减缓的原因探析——从企业融资角度的观察

被引:1
作者
常玉春
曹霞
不详
机构
[1] 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
[2] 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关键词
企业融资; 信贷配给; 商业银行; 非国有经济投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8 [投资];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从微观的角度看 ,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时企业融资能力的下降、二元金融结构下的信贷配给 ,以及商业银行体制改革过程中自我约束能力的增强 ,已成为抑制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其结果是 ,银行仍倾向于以配给的方式分配信贷资源 ,资金供求无法达到市场出清水平 ,调低利率难以缓解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的困境。因此 ,在真正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以前 ,企图通过利率政策调整显著改善非国有企业的投融资环境 ,需要政府放宽限制 ,维护公正的市场秩序 ,以及财政、税收等方面政策的积极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 [J].
张杰 .
经济研究, 2000, (04) :3-10+78
[2]   央行的行为、利率的作用与中国的IS—LM模型 [J].
张帆 .
管理世界, 1999, (04) :38-43+219
[3]   克服信贷萎缩与银行体系改革——1998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1999年展望 [J].
樊纲 .
经济研究, 1999, (01) :5-10+54
[4]   “预算软约束”的新理论及其计量验证 [J].
平新乔 .
经济研究, 1998, (10) :71-81
[5]  
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张杰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