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情况下中国季节的变化

被引:56
作者
张世轩 [1 ]
张璐 [1 ]
孙树鹏 [1 ]
封国林 [2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全球变暖; 季节划分; 非线性相似度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1961-2008年752站逐日地面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降水量资料,采用非线性相似度量方法对中国四季进行了划分,研究了近50年全球显著变暖情形下中国四季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气候增暖背景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缩短幅度达到10天以上,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生转折后缩短趋势突然增强,平均为0.29d.a-1;夏季持续时间自1961年以来增加了2.8天,秋季增加了4.7天,且80年代中后期都发生了一次转折变化,春季持续时间总体48年增加2.6天的变化相对较小,但在90年代后期发生转折变化后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2)与持续天数的变化相对应,中国春、夏季的起始时间呈现提前的趋势,而秋、冬季则呈现推后的趋势,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以后变化更为明显;(3)不同季节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持续天数和起始时间变化最为明显,春、夏、秋三季相对较弱;同一季节不同区域的响应也不同,就全国而言,北方比南方的响应更明显,而以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地区、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以及以海南为代表的华南等地变化最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659 / 6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 [1] 基于非线性相似度量方法研究中国季节划分
    孙树鹏
    张璐
    侯威
    封国林
    [J]. 物理学报, 2011, 60 (02) : 809 - 815
  • [2] 近50年来祁连山区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尹宪志
    张强
    徐启运
    薛万孝
    郭慧
    史志娟
    [J]. 高原气象 , 2009, (01) : 85 - 90
  • [3] 青藏高原与中国其他地区气候突变时间的比较
    丁一汇
    张莉
    [J]. 大气科学, 2008, (04) : 794 - 805
  • [4] 长江三角洲地区近50a的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王体健
    万静
    [J]. 暴雨灾害, 2008, (02) : 109 - 113
  • [6] 近40年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
    马振锋
    彭骏
    高文良
    田宏
    [J]. 高原气象 , 2006, (04) : 633 - 642
  • [7] 非线性时间序列的动力结构突变检测的研究
    龚志强
    封国林
    董文杰
    李建平
    [J]. 物理学报, 2006, (06) : 3180 - 3187
  • [8] 中国年降水气候振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
    严华生
    陈琳玲
    程建刚
    [J]. 高原气象, 2006, (02) : 203 - 208
  • [9] 基于条件熵长江三角洲温度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分析
    封国林
    侯威
    董文杰
    [J]. 物理学报, 2006, (02) : 962 - 968
  • [10] 基于启发式分割算法检测华北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
    龚志强
    封国林
    万仕全
    李建平
    [J]. 物理学报, 2006, (01) : 477 - 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