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交利用模式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13
作者
曾孟潜 [1 ]
吉海莲 [2 ]
李九云 [3 ]
三森健葩彤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4] 国家玉米与高梁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 杂种优势群; 杂交利用模式; 优势群及其杂交利用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简要总结了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交利用模式概念的形成历史,分析了导致它们在几十年中能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讨论了相关的问题和今后应研究的重要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Genetic analysis of crosses among maize population representing different heterctio patterns..Dragan Misevic;.Crop Science.1990,
[2]  
Heterotic patterns a-mong flint maize populations..Soengas P;Ordas B;Malvar R A;et al;.Crop Science.2003,
[3]  
数量遗传学.[M].荣廷昭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  
农业生物学研究与农业持续发展.[M].牛德水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
[5]  
分子数量遗传学.[M].徐云碧;朱立煌 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6]  
玉米轮回选择的理论与实践.[M].(美)哈洛威(Hallauer;A.R.)著;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编;.农业出版社.1989,
[7]  
数量遗传分析.[M].郭平仲编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7,
[8]   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选育玉米自交系研究 [J].
谭静 ;
徐春霞 ;
陈洪梅 ;
罗黎明 .
玉米科学, 2007, (04) :56-58+62
[9]   利用SSR标记划分糯玉米的杂种优势群 [J].
王鹏文 ;
杨勇 .
华北农学报, 2007, (03) :35-38
[10]   玉米育种发展动态 [J].
田清震 ;
张世煌 ;
李新海 ;
李明顺 ;
谢传晓 .
玉米科学, 2007, (01) :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