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10余年来甘肃省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
被引:28
作者
:
袁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袁道阳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文贵
[
2
]
刘小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小凤
[
3
]
郑文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郑文俊
[
2
]
葛伟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葛伟鹏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兴旺
[
2
]
机构
: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3]
甘肃省地震局
来源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6年
/ 03期
关键词
:
中强地震;
发震构造;
甘肃;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
070801 ;
摘要
:
归纳总结了1995年以来甘肃省所发生的9次MS5.0以上破坏性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综合分析了其共性和个性特点。结果表明:所发生的中强破坏性地震大多位于活动性较弱的次级活动断裂带上或主干活动断裂带边缘,其分布具有时间上的分段性、空间上的分区性和迁移性特点,并具有从山前向盆地内部扩展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1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