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类型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水体中试比较研究

被引:63
作者
聂志丹 [1 ]
年跃刚 [1 ]
金相灿 [1 ]
宋英伟 [2 ]
李林锋 [3 ]
谢爱军 [2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环境创新基地
[2]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3] 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潜流人工湿地; 表面流人工湿地; 五里湖; 富营养化水体;
D O I
10.13227/j.hjkx.2007.08.037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针对五里湖富营养化水体,在同等条件下开展了3种类型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试验采用现场中试规模,水力负荷为0.8 m3/(m2.d).结果表明,垂直流、潜流和表面流3种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2%、27.4%和14.1%;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3%5、0.1%和19.2%;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8.8%、57.9%和26.3%;对锰酸盐指数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7.2%、38.3%和14.8%;对叶绿素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9%9、6.1%和55.3%.可见,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潜流人工湿地对高锰酸盐指数和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最好,但垂直流和潜流人工湿地之间的差异较小,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远低于前两者.从出水水质稳定性来看,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水质最稳定,潜流次之,表面流最差.
引用
收藏
页码:1675 / 16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   潜流人工湿地的局限性与运行问题 [J].
尹炜 ;
李培军 ;
尹澄清 ;
台培东 ;
李海波 ;
郭伟 .
中国给水排水, 2004, (11) :36-38
[3]   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地表水水质改善的效能及特征 [J].
刘红 ;
代明利 ;
刘学燕 ;
欧阳威 ;
刘培斌 .
环境科学, 2004, (04) :65-69
[4]   潜流人工湿地改善官厅水库水质试验研究 [J].
刘红 ;
代明利 ;
欧阳威 ;
刘学燕 ;
刘培斌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5) :15-19
[5]   不同深度人工复合生态床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比较 [J].
刘超翔 ;
胡洪营 ;
张建 ;
黄霞 ;
施汉昌 ;
钱易 .
环境科学, 2003, (05) :92-96
[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性能改进分析 [J].
梁继东 ;
周启星 ;
孙铁珩 .
生态学杂志, 2003, (02) :49-55
[7]   垂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官厅水库入库水研究 [J].
代明利 ;
欧阳威 ;
刘培斌 ;
马晓波 ;
刘红 .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03) :4-7
[8]   潜流构造湿地去除农田排水中氮的研究 [J].
张荣社 ;
周琪 ;
张建 ;
史云鹏 .
环境科学, 2003, (01) :113-116
[9]   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设计及净化功能初探 [J].
吴振斌 ;
成水平 ;
贺锋 ;
付贵萍 ;
金建明 ;
陈辉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6) :715-718
[10]   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超稠油废水 [J].
籍国东 ;
孙铁珩 ;
常士俊 ;
隋欣 ;
马学军 ;
李培军 .
环境科学, 2001, (04) :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