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制度分析:起因和一些初步的结论

被引:31
作者
青木昌彦
曹莉
王信
机构
关键词
比较制度分析; 内部信息; 相互依存; 委托人; 代理理论; 代理人; 新古典经济学; 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 [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早在1992年第二期《比较》杂志上,我们就刊登了斯坦福大学的钱颖一教授的文章,使我们头一次听说什么是经济学的“CIA”。他告诉读者:在1989年以前,比较经济制度(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随着东欧和苏联的变化,经济学的这一领域也随之改变。在斯坦福大学经济系,自1990年起开设了一新的学科领城以取代比较经济制度,称之为“比较制度分析”(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缩写CIA)。值得一提的是,Institution(即体制、制度、机构)较之System(制度)的含义广泛得多,因为后者限于特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而前者可指人类所制定的各种规则、约束,甚至是习惯、文化,等等。“比较制度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制度或体制,在这一点上与传统的制度学派一致。但是,现在研究方法和工具都大不相同。“比较制度分析”大量运用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对策论(Game Theory)、不完全信息经济学(Economics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以及代理人理论(Agency theory)。钱颖一的介绍为我们了解这一新领域提供了最早的信息。现在斯坦福大学经济系的研究已有阶段性成果,青木昌彦教授为本刊专门投寄他的文章,回顾了CIA的研究方法以及他们所进行的工作,并将研究的初步结论提供给中国读者。他在文尾说“我希望本篇能引起年轻一代的经济学家对这个初生的、然而注定有着广阔前景的新领域的兴趣”。而这也正是本刊的心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