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水分盈亏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45
作者
王晓东 [1 ,2 ]
马晓群 [1 ,2 ]
许莹 [1 ,2 ]
陈超 [3 ]
机构
[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有效降水量; 作物需水量; 水分盈亏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4 [灌溉制度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利用淮河流域171个站点1971年-2010年的气象资料及作物历年生育期资料,通过作物全生育期的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计算了主要作物全生育期的水分盈亏指数。结果表明:①淮河流域小麦种植区全生育期水分盈亏指数分区平均值在-0.66~-0.43之间,各分区均呈现水分亏缺,但多年变化趋势不明显,空间分布呈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越往北水分亏缺越明显;②玉米种植区全生育期水分盈亏指数分区平均值在0.05~0.17之间,各区多年变化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北部平原夏玉米区和中部平原夏玉米区增加趋势通过了α=0.05显著性检验,分别达到0.099/10a和0.097/10a,空间分布呈西北-东南分布特征,由西北向东南增大;③沿淮及以南一季稻区水分盈亏指数平均为0.05,呈现0.024/10a的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呈中间小两头大的分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65 / 6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近50年东北玉米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旱涝时空变化 [J].
高晓容 ;
王春乙 ;
张继权 ;
薛绪掌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2) :101-109
[2]   基于CI指数的河北省近50年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J].
张婧 ;
梁树柏 ;
许晓光 ;
张金满 ;
于智强 ;
刘伟荣 .
资源科学, 2012, 34 (06) :1089-1094
[3]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近43年来农作物需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J].
尹海霞 ;
张勃 ;
王亚敏 ;
张亚宁 ;
王强 ;
赵一飞 .
资源科学, 2012, 34 (03) :409-417
[4]   利用水分盈亏指数评估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干旱状况 [J].
张玉芳 ;
王锐婷 ;
陈东东 ;
周芸 ;
王明田 ;
李金建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4) :615-620
[5]   基于CI指数的辽宁省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J].
曹永强 ;
张兰霞 ;
张岳军 ;
马静 ;
孙雪 .
资源科学, 2012, 34 (02) :265-272
[6]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J].
汤绪 ;
杨续超 ;
田展 ;
Gnter Fischer ;
潘婕 .
资源科学, 2011, 33 (10) :1962-1968
[7]   淮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发的变化及对气候的响应 [J].
康燕霞 ;
陆桂华 ;
吴志勇 ;
何海 .
水电能源科学, 2009, 27 (06) :12-14+44
[8]   利用自动站逐日降水量实时估测土壤墒情 [J].
周羽 ;
冯明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S2) (S2) :230-232+234
[9]   推进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思考 [J].
朱湖根 ;
钱坤 ;
戚仁德 .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 (06) :41-44
[10]   冬小麦生育期有效降水量计算模式研究 [J].
刘战东 ;
段爱旺 ;
肖俊夫 ;
高阳 ;
刘浩 .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28 (02)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