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全球和中国变暖特征及未来趋势
被引:38
作者
:
施雅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施雅风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2]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来源
:
自然灾害学报
|
1996年
/ 02期
关键词
:
全球变暖,气候展望,温室气体,降水变化,自然灾害;
D O I
:
10.13577/j.jnd.1996.0201
中图分类号
: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
083002 ;
0837 ;
摘要
:
自小冰期在上世纪末结束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上升,至本世纪80年代全球平均上升了0.45±0.15℃。20~30年代的强烈升温(>0.3℃)归因于自然回暖,60年代至70年代初出现北半球为主的一度降温,80年代又强烈升温至今未息,这次升温以冬季和夜间变暖为主,高纬度地区又大于中低纬度地区,可认为是人为的CO2等温室气体增加起了重要作用。中国20~30年代升温,60年代降温和80年代北部地区升温均大于全球平均值。全球降水变化远比温度变化复杂,总趋势略有上升,中国基本处在中纬度降水减少带中,呈现暖干化趋势。在20年代和60年代有两次变旱的气候跃变,相伴着旱灾的加重,但降水变率很大,洪涝灾害更为严重。未来气候主要取决于CO2及其它微量气体增加所加犟的温度效应,全球继续并持久变暖。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预测的下世纪温室气体排放,Hulme等(1992)综合新近若干模式研究结果,预期全球平均升温最佳估计值到2050年为1.2℃(低限与高限范围为0.8℃和1.8℃),而到2100年为2.5℃(变化范围1.6~3.8℃),中国到2050年升温值在东部和东南部为1.0~1.5℃,在东北、华北和西部为1.5~2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