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

被引:6
作者
叶碧绿
刘海珠
机构
[1] 温州医学院妇科内分泌研究室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胚囊; 前列腺素; 雌配子体; 胚珠; 女用避孕药; 终止妊娠; 终止早孕; 米非司酮; 不全流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1982年法国Roussel Uclaf公司首先合成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它具有在受体水平抗孕激素的作用,使蜕膜变性、坏死,导致妊娠产物的损害,同时可促使宫颈软化,增加子宫肌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为抗早孕的理想药物。它与卡前列甲酯栓(PG05)配伍,完全流产率达91.2%,但PG05在常温下不稳定,需冷藏保存与运输,在应用中诸多不便。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为前列腺素E2类药物,可明显增加早孕子宫收缩的频率与幅度,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可导致治疗性流产。现报告我科1992年6月至1993年3月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名停经≤49天的健康妇女,经B超检查及尿hCG测定确诊为宫内妊娠,无慢性疾患,近期未服用激素类或抗前列腺素类药物,排除宫内节育器合并妊娠。年龄19~45岁,平均27.8岁,其中20~29岁占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Uterine contractility and induction of abortion in early pregnancy by misoprostol and mifepristone. Norman JE,et al. The Lancet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