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盆地南部前第三系基底中的逆冲构造

被引:25
作者
漆家福
杨池银
机构
[1] 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地质勘探与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逆冲构造; 构造样式; 前第三系; 黄骅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骅盆地南部前第三系构造层中广泛发育有逆冲构造 .其中西部的逆冲构造带以逆冲堆叠背形构造和逆冲叠瓦扇构造为主 ,中部以楔冲双重构造和低角度盲冲或顺层滑脱构造为主 ,东部以高角度板状逆冲叠瓦构造为主 .这些逆冲构造带都表现为由SE向NW -MNW方向的逆冲 ,而且由构造样式推测的拆离滑脱深度是由西向东逐渐加深 ,表明在深层可能有一条向南东倾斜的拆离断层将它们连锁在一起 ,构成统一的逆冲构造系统 .从卷入逆冲构造的地层的地质时代推测 ,逆冲构造主要是在早—中三叠世盆地发育之后、侏罗—白垩纪盆地形成之前形成的 ,并在早—中侏罗世盆地发育过程中又有进一步活动 .逆冲构造形成后又受到中—新生代时期的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的叠加和改造 .控制黄骅盆地老第三纪伸展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的沧东断层的某些地段 ,在前第三纪时期曾经是一条逆冲断层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黄骅盆地孔西潜山前第三系基底内幕构造解释
    漆家福
    杨池银
    张俊
    王子煜
    李建英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 30 - 32+37
  • [2]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推覆构造的发现及意义
    邓清禄
    韦必则
    杜国银
    王占岐
    肖敦清
    苏俊青
    [J]. 石油实验地质, 1998, (03) : 21 - 25
  • [3] 渤海湾新生代裂陷盆地的伸展模式及其动力学过程
    漆家福,张一伟,陆克政,杨桥,陈发景
    [J]. 石油实验地质 , 1995, (04) : 316 - 323
  • [4] 关于沧东断裂性质的分析
    吴涛
    李志文
    [J]. 石油学报, 1994, (03) : 19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