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铁矿床夕卡岩矿物中熔融包裹体的发现及其地质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20
作者
赵劲松
赵斌
李兆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2] 中山大学地质系!广东广州
关键词
夕卡岩; 熔融包裹体; 岩浆成因; 大冶铁矿床;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0.05.015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显微照片方式报道了对大冶铁矿床夕卡岩矿物中熔融包裹体、熔-流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的观察结果和对包裹体相态特征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包裹体中,矿物熔融包裹体最为常见,偶见熔-流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熔融包裹体在大冶铁矿床夕卡岩矿物中不仅存在而且广泛分布,在偏光显微镜下很容易找到。熔融包裹体的存在对夕卡岩传统的接触交代成因观点具有挑战性,有助于夕卡岩和夕卡岩矿床成因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0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对柿竹园矽卡岩成因及其成矿作用的新认识 [J].
赵劲松 ;
R.J.Newberry .
矿物学报, 1996, (04) :442-449
[2]   岩浆成因夕卡岩的包裹体证据 [J].
赵斌,李院生,赵劲松 .
地球化学, 1995, (02) :198-200+202
[3]   大冶铁山铁(铜)矿床矿物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探讨 [J].
张文淮 ;
张恩世 ;
陈紫英 .
地球科学, 1984, (04) :89-98
[4]   湖北铁山“大冶式”铁矿床矿浆成矿问题的初探 [J].
石准立 ;
金振民 ;
熊鹏飞 ;
王定域 ;
黄克宽 .
地球科学, 1981, (02) :145-154
[5]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编, 1999
[6]  
岩浆-热液过渡型矿床[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林新多编著, 1999
[7]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金)成矿规律[M]. 地质出版社 , 翟裕生等著, 1992
[8]  
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M]. 地质出版社 , 常印佛等著, 1991
[9]  
矿物中的包裹体及其在地质上的应用[M]. 地质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包裹体实验室 编,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