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阳虚证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被引:18
作者
李炜弘
王米渠
王刚
刘江涛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2]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成都
[4] 四川成都
关键词
冠心病; 心阳虚证; 差异表达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4 [];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 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冠心病心阳虚证的差异表达基因 ,探寻心阳虚证的特征性基因表达谱。方法 筛选出符合西医冠心病和中医心阳虚证诊断标准的患者 5例 ,选择同年龄段正常人 5例 ,分别取外周血 ,提取总RNA ,作基因芯片。 5例患者中经温阳通痹法治疗显效的典型病例 1例 ,治疗前后分别取外周血 ,提取总RNA ,作基因芯片。结果 患者与正常人的基因芯片差异表达谱与典型病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基因芯片差异表达谱中有 39条基因差异表达一致。结论 此 39条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冠心病心阳虚证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对基因功能的分析 ,部分阐释了冠心病心阳虚证的病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219 / 32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原癌基因在心室重构中的作用 [J].
杨刚 .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3, (06) :467-470
[2]   温阳活血化痰法降低冠心病心阳虚证血小板聚集率的机制探讨 [J].
张明雪 ;
曹洪欣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3, (02) :84-86
[3]   寒证辨证因子等级量化操作标准的研究 [J].
严石林 ;
李炜弘 ;
王米渠 ;
冯韧 ;
吴斌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 (08) :64-66
[4]   TGF-β1和TV型胶原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 [J].
任敏 ;
曾智 ;
刘小菁 ;
黄明慧 ;
强鸥 ;
梁玉佳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3) :33-34+64
[5]   冠心病基因机制研究进展 [J].
刘元生 ;
陈运贞 .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0, (01) :61-64
[6]  
Tumour Biological Aspects of CD24, A Mucin-Like Adhesion Molecule[J] . G. Kristiansen,M. Sammar,P. Altevogt.The Histochemical Journal . 2004 (3)
[7]   Molecular basis of cardiac hypertrophy [J].
Yamazaki, T ;
Yazaki, Y .
ZEITSCHRIFT FUR KARDIOLOGIE, 2000, 89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