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李四光教授倡导的中国地热研究
被引:9
作者
: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汪集旸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
:
第四纪研究
|
1989年
/ 03期
关键词
:
李四光教授;
中国地热研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李四光教授是中国地热研究的倡导者,作者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室近20年来的研究工作为基础,从大地热流、深部地热、区域地温场、地热数学模拟、地热实验和分析测试系统、地热资源、矿山地热以及油田地热等八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地热研究的进展,以资缅怀和纪念李四光教授诞生100周年。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华北平原区地温梯度与基底构造形态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亮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菊明
.
地球物理学报,
1988,
(02)
:146
-155
[2]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
[J].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汪集旸
;
黄少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黄少鹏
.
地质科学,
1988,
(02)
:196
-204
[3]
利用地热资料确定岩石圈厚度——以攀西地区为例
[J].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汪集旸
;
黄少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黄少鹏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8,
(01)
:51
-54
[4]
华北盆地地幔热流
[J].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汪集旸
.
科学通报,
1986,
(23)
:1811
-1814
[5]
中国南部地温分布的基本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钧
;
黄尚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黄尚瑶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歌山
;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汪集旸
.
地质学报,
1986,
(03)
:297
-310
[6]
辽河裂谷盆地地壳上地幔热结构[J]. 汪集旸,汪缉安.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08)
[7]
辽河断陷地温、古地温特征与油气资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缉安
;
王永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永玲
.
石油学报,
1986,
(02)
:21
-30
[8]
青藏高原隆升的构造热演化机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显杰
.
地质科学,
1986,
(02)
:101
-113
[9]
辽河断陷地热基本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缉安
;
汪集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汪集晹
;
王永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永玲
;
张忠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忠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4)
:347
-358
[10]
我国第一个高温地热田的地热资源评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显杰
.
科学通报,
1985,
(15)
:1171
-1174
←
1
2
3
→
共 23 条
[1]
华北平原区地温梯度与基底构造形态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亮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菊明
.
地球物理学报,
1988,
(02)
:146
-155
[2]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
[J].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汪集旸
;
黄少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黄少鹏
.
地质科学,
1988,
(02)
:196
-204
[3]
利用地热资料确定岩石圈厚度——以攀西地区为例
[J].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汪集旸
;
黄少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黄少鹏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8,
(01)
:51
-54
[4]
华北盆地地幔热流
[J].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汪集旸
.
科学通报,
1986,
(23)
:1811
-1814
[5]
中国南部地温分布的基本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钧
;
黄尚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黄尚瑶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歌山
;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汪集旸
.
地质学报,
1986,
(03)
:297
-310
[6]
辽河裂谷盆地地壳上地幔热结构[J]. 汪集旸,汪缉安.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08)
[7]
辽河断陷地温、古地温特征与油气资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缉安
;
王永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永玲
.
石油学报,
1986,
(02)
:21
-30
[8]
青藏高原隆升的构造热演化机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显杰
.
地质科学,
1986,
(02)
:101
-113
[9]
辽河断陷地热基本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缉安
;
汪集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汪集晹
;
王永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永玲
;
张忠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忠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4)
:347
-358
[10]
我国第一个高温地热田的地热资源评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显杰
.
科学通报,
1985,
(15)
:1171
-1174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