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海底电缆、管道罪国内法化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赞 [1 ,2 ,3 ]
机构
[1]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2] 辽宁省重点社科人文基地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法律研究中心
[3] 辽宁省重点社科人文基地大连海事大学海公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破坏海底、电缆管道罪; 国际犯罪; 海洋法公约;
D O I
10.16524/j.45-1002.2013.01.030
中图分类号
D993.5 [海洋法]; D997.9 [国际刑法];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030104 ;
摘要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破坏海底电缆、管道罪规定为国际犯罪,并要求缔约国通过国内法予以惩治。中国作为缔约国在将其国内法化过程中,有关的行政法规并无刑事责任的规定,刑事立法中是按照相仿罪名来惩治,无法切实有效地应对实践中破坏海底电缆、管道的犯罪。鉴于相仿罪名与破坏海底电缆、管道罪的差异性、履行国际公约的义务、保护海底电缆、管道的现实需要,建议在刑法分则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中分别增设破坏海底电缆、管道罪与过失损坏海底电缆、管道罪,并按照主观罪过的不同,分别设置相应的法定刑。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及其完善 [J].
陈异慧 .
学术论坛, 2011, 34 (06) :84-86+183
[3]   中俄反恐立法比较研究 [J].
王玫黎 ;
席玥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3 (06) :76-80
[4]   国际刑法公约中的“保护主权”条款探析 [J].
邵沙平 .
甘肃社会科学, 2005, (06) :133-136
[5]   复合罪过形式探析——刑法理论对现行刑法内含的新法律现象之解读 [J].
储槐植 ;
杨书文 .
法学研究, 1999, (01) :49-56
[6]  
国际刑法——现状与展望.[M].张旭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防治对策专论.[M].赵秉志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8]  
新编国际刑法学.[M].赵秉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  
国际刑法学.[M].贾宇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0]  
国际犯罪与责任.[M].马呈元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