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0日四川省都江堰三溪村五里坡特大滑坡灾害遥感调查及成因机制浅析

被引:22
作者
梁京涛
成余粮
王军
汪友明
刘彬
王猛
杨磊
机构
[1]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斜向岩层; 滑坡; 成因机制; 遥感; 五里坡;
D O I
10.13544/j.cnki.jeg.2014.06.025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2013年7月10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五里坡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约264×104m3的山体在前期降雨的影响下启动,在短短2min内将滑坡体下方约500m处的11户农家乐吞噬,造成44人死亡,117人失踪,大量农户房屋受损。本文采用三期遥感数据源,分别对滑坡发生前的孕灾环境条件、滑坡早期变形特征及滑后发育特征等内容进行解译;同时结合无人机航空摄影、地形测绘及地面调查手段,对滑坡发育的地层岩性、结构面产状、节理发育情况等内容进行现场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滑坡成因机制及运动破坏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里坡滑坡是在较好的临空条件和结构面的有效组合条件下,受强降雨条件激发形成的灾害。在持续强降雨作用下,与母岩分割开来的滑动块体,在动水压力作用下,沿底层滑面向临空方向滑动。在越过前缘约36m高的陡坎后,运动方式转变为崩滑运动,滑坡体经瞬间加速并撞击碎裂化,形成高速运动的滑坡碎屑流。在此过程中,中途伴随着洪水汇入,滑坡碎屑流又进一步转化为泥石流,最终形成滑坡-碎屑流-泥石流的链式成灾模式。其运动和破坏模式较为典型,值得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194 / 120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典型灾难性滑坡.[M].黄润秋; 许强;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
[2]  
中国典型滑坡.[M].殷跃平; 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
[3]  
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M].郑颖人等; 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4]  
滑坡学与滑坡防治技术.[M].王恭先等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5]  
工程地质遥感判释与应用.[M].卓宝熙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6]  
地质工程理论与实践.[M].孙广忠著;.地震出版社.1996,
[7]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张倬元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4,
[8]   斜倾厚层山体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研究——以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为例 [J].
殷跃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2) :217-226
[9]   2009年6·5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灾害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初步研究 [J].
许强 ;
黄润秋 ;
殷跃平 ;
侯圣山 ;
董秀军 ;
范宣梅 ;
汤明高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4) :433-444
[10]   三峡库区边坡结构及失稳模式研究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5, (02) :1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