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预后中的意义
被引:4
作者:
杨震坤
[1
]
关敬树
[2
]
沈卫峰
[1
]
张建盛
[1
]
张瑞岩
[1
]
张宪
[1
]
郑爱芳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
[2] 上海宝山区中心医院心内科
来源: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有高度AVB组(39例)和不伴有高度AVB组(137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其住院期间和1年随访中的病死率、不良事件(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相比,伴有高度AVB组患者年龄大,女性比例多,糖尿病患病率更高,CK峰值大,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更多累及右心室,2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12.8%比3.6%,P=0.029)、心力衰竭(33.3%比18.2%,P=0.043)和低血压休克(20.5%比8.8%,P=0.041)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但存活患者长期随访中的病死率(5.9%比3.8%,P=0.588)和心力衰竭发生率(35.3%比19.7%,P=0.054)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高度AVB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住院期间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但对远期预后无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