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态制中“复合态”的生成

被引:13
作者
杨国文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关键词
态制; 系统; 功能; 生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因为汉语的时制主要以词汇手段实现,表达状态意义的语法手段具有多样性,而且汉语"复合态"的组合形式被严格的句法语义条件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所以在生成汉语的"复合态"时,不宜使用用于生成英语复合时态表达式的全循环递归的方法,而应使生成过程在有限受控的条件下进行。基于尽可能全面地找出对应于不同状态意义的语言表达形式,用以生成正确的汉语句子这一指导思想,本文给出了汉语态制的系统描述;解释了根据该系统描述生成汉语"复合态"的过程;阐述了"复合态"的三种语义类型;并说明了生成汉语"复合态"的有向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18 / 427+479 +479-48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J].马庆株;.中国语文.1981, 02
[2]  
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J].陈平;.中国语文.1988, 06
[3]  
趋向补语通释.[M].刘月华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4]  
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戴耀晶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  
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M].龚千炎; 著.商务印书馆.1995,
[6]  
实用汉语语法.[M].房玉清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7]  
现代汉语动词.[M].李临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8]  
动词用法词典.[M].孟琮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9]  
宾语和补语.[M].徐枢 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10]  
现代汉语八百词.[M].吕叔湘 主编.商务印书馆.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