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某农场土壤和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研究

被引:26
作者
翟丽华 [1 ]
刘鸿亮 [2 ]
徐红灯 [3 ]
席北斗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沟渠沉积物; 氨氮; 吸附; 温度;
D O I
10.13227/j.hjkx.2007.08.042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农田土壤及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实验表明,水相氨氮浓度为5100 mg/L时,风干农田土壤、风干沟渠沉积物及新鲜沟渠沉积物3种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并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农田土壤与沟渠沉积物的氨氮背景含量分别为12 mg.kg-1和92 mg.kg-1,并且农田土壤对氨氮的吸附系数为8.21,而风干沟渠沉积物与新鲜沟渠沉积物吸附系数分别为5.42与6.84,因此,土壤的吸附能力要大于沟渠沉积物,后两者的吸附能力相近.对3种吸附剂吸附机制的讨论表明,吸附特性与界面性质相关,实验氨氮浓度范围内吸附作用主要为离子交换.相同实验条件下,当初始氨氮浓度较大时,随温度升高,3种吸附剂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减小,对氨氮的吸附为弱放热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770 / 177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无机矿质颗粒悬浮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氨氮的吸附特性 [J].
史红星 ;
刘会娟 ;
曲久辉 ;
代瑞华 ;
王明华 .
环境科学, 2005, (05) :72-76
[2]   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对NH4+-N的吸附特征 [J].
刘敏 ;
侯立军 ;
许世远 ;
蒋海燕 ;
欧冬妮 ;
余婕 ;
汪青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05) :60-66
[3]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J].
王圣瑞 ;
金相灿 ;
赵海超 ;
庞燕 ;
周小宁 ;
楚建周 .
环境科学, 2005, (03) :38-43
[4]   中国东部河流沉积物样品表面性质的初步研究 [J].
王飞越 ;
陈静生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6) :682-687
[5]   农业区氨氮流失模型 [J].
徐向阳 ;
刘俊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9, (04) :34-37
[6]   Ammonium adsorption by tidal flat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Yangtze estuary [J].
Hou, LJ ;
Liu, M ;
Jiang, HY ;
Xu, SY ;
Ou, DN ;
Liu, QM ;
Zhang, BL .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3, 45 (01) :72-78
[7]  
Effects of salinity on NH 4 + adsorption capacity,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Danish estuarine sediments[J] . Estuaries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