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工资集体协商:构架与策略

被引:37
作者
沈琴琴 [1 ,2 ]
机构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
关键词
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 工资集体协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协调劳资双方利益关系、维护劳动者经济权益的重要机制,其产生与发展受到了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双重影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得到了广泛发展,但协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根本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缺位、协商主体不成熟、推进动力倒置等制度性障碍。进一步对现行工资集体协商构架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完善,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工会维权:更需法律保障[J]. 王全宝,唐璐.中国新闻周刊. 2010(28)
[3]   集体谈判制度研究 [J].
姜源 ;
张伟 .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53-54
[4]  
经济危机倒逼收入分配制度改革[J]. 胡奎.中国新闻周刊. 2009(19)
[5]   中国工会和平崛起 [J].
王侃 .
商务周刊, 2009, (01) :68-69
[6]   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 [J].
程延园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4, (02) :136-142
[7]  
集体谈判制度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程延园著, 2004
[8]  
Post‐socialist trade unions: China and Russia[J] . SimonClarke.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