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苜蓿与蒺藜苜蓿对土壤低磷胁迫适应策略的比较研究

被引:20
作者
高艳 [1 ]
田秋英 [2 ]
石凤翎 [1 ]
李凌浩 [2 ]
张文浩 [2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柠檬酸分泌; 黄花苜蓿; 蒺藜苜蓿; 低P胁迫; 根构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土壤有效磷(P)含量低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根形态变化和根系大量分泌以柠檬酸为主的有机酸是植物适应土壤P素缺乏的重要机制。以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的重要豆科牧草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和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M.truncatula)为材料,采用砂培方法,研究了低P胁迫对其植株生长、根系形态和柠檬酸分泌的影响,对比了两种苜蓿适应低P胁迫的不同策略。结果表明:1)低P处理显著抑制了蒺藜苜蓿与黄花苜蓿的地上部生长,而对地下部生长影响较小,从而导致根冠比增加。2)低P胁迫显著降低黄花苜蓿的总根长和侧根长,而对蒺藜苜蓿的上述根系形态指标没有显著影响。3)低P胁迫促进两种苜蓿根系的柠檬酸分泌,无论是在正常供P还是低P胁迫条件下,黄花苜蓿根系分泌柠檬酸量显著高于蒺藜苜蓿根系。上述结果表明,黄花苜蓿和蒺藜苜蓿对低P胁迫的适应策略不同,低P胁迫下,黄花苜蓿主要通过根系大量分泌柠檬酸,活化根际难溶态P来提高对P的吸收,而蒺藜苜蓿维持较大的根系是其适应低P胁迫的主要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632 / 6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缺磷胁迫对大豆根系形态和氮磷吸收积累的影响 [J].
王树起 ;
韩晓增 ;
严君 ;
李晓慧 ;
乔云发 .
土壤通报, 2010, 41 (03) :644-650
[2]   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 [J].
魏臻武 ;
盖钧镒 .
草业学报, 2008, (01) :114-120
[3]   施磷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以及生长的影响 [J].
温洋 ;
金继运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06) :34-37+45
[4]   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 [J].
陈爱民 ;
连瑞丽 ;
孙杰 ;
王彦章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05) :997-1003
[5]   植物根系形态对低磷胁迫应答的研究进展 [J].
赵华 ;
徐芳森 ;
石磊 ;
王运华 .
植物学通报, 2006, (04) :409-417
[6]   低磷胁迫对水稻苗期侧根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J].
李海波 ;
夏铭 ;
吴平 .
植物学报, 2001, (11) :1154-1160
[7]   植物根构型特性与磷吸收效率 [J].
严小龙 ;
廖红 ;
戈振扬 ;
罗锡文 .
植物学通报, 2000, (06) :511-519
[8]   菜豆根构型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变化及基因型差异 [J].
廖红 ;
严小龙 .
植物学报, 2000, (02) :158-163
[9]   植物高效利用土壤难溶态磷研究动态及展望 [J].
王庆仁 ;
李继云 ;
李振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2) :107-116
[10]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Acids in Root Exudate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Development and Assesment of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J]. SHEN JIANBO, ZHANG FUSUO, HUANG QIN and MAO DARU Department of Plant Nutrition,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Pedosphere. 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