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素研究

被引:9
作者
刘绍能 [1 ]
陶夏平 [1 ]
王融冰 [2 ]
徐瑞平 [3 ]
刘震 [1 ]
周斌 [1 ]
白宇宁 [1 ]
许德军 [3 ]
付菊萍 [3 ]
刘军民 [2 ]
孙凤霞 [2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 北京地坛医院
[3] 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关键词
肝炎,乙型,慢性; 肝硬化; 证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素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面对面访谈的调查方法收集临床资料,统计受损的脏腑、病性证素,并分析其证素演变规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损伤的脏腑主要有肝、胆、脾、胃、肾、三焦等,其中肝、脾是其主要的受损脏腑,随着病情进展,脾、肾、三焦、胆、胃受损频率均增加;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气虚、气郁、湿为多;早期肝硬化患者以湿、气虚、气郁、热、血瘀为多;肝硬化腹水患者以湿、血瘀、气虚、水为多。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在病位及病性证素上均有自身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324 / 3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证素”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J].
黄碧群 ;
朱镇华 .
中医研究, 2005, (06) :6-7
[2]   证素内容的辨析 [J].
朱文锋 ;
甘慧娟 .
中医药导报, 2005, (01) :11-13
[3]   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 [J].
朱文锋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 (06)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