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被引:40
作者
叶祖达 [1 ,2 ]
机构
[1] ARUP奥雅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1 [规划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市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通过规划、建筑设计施工、交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供求规划等领域,城市的建设过程可以提供有效及必要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城市规划的思维也要因此而作出改变,向如何可以通过城市发展创新模式和决策,在"减缓"(mitigation)和"适应("adaptation)两大战略方向应对气候变化。本文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特别是其对城市发展建设带来的挑战作出表述,同时也分析了当前世界上其他城市的应对方法及手段作为参考。最后,本文建议以低碳城市为目标的整合城市规划决策体制框架,对目前传统城市规划过程作出目标及方法上的修改,以达到控制气候变化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城市规划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51 +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昆明低碳经济情景分析 [J].
何燕 .
环境科学导刊, 2009, 28 (01) :29-31
[2]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 [J].
任力 .
发展研究, 2009, (02) :23-27
[3]  
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发展之路[J]. 张春华.WTO经济导刊. 2009(02)
[4]   低碳经济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J].
刘传江 ;
冯碧梅 .
学习与实践, 2009, (01) :49-55
[5]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碳税政策研究 [J].
王金南 ;
严刚 ;
姜克隽 ;
刘兰翠 ;
杨金田 ;
葛察忠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01) :101-105
[6]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J].
金乐琴 ;
刘瑞 .
经济问题探索, 2009, (01) :84-87
[7]   低碳经济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机遇 [J].
柴方营 ;
杨文月 .
经济研究导刊, 2008, (18) :168-171
[8]   低碳经济与建筑节能发展 [J].
龙惟定 ;
白玮 ;
范蕊 .
建设科技, 2008, (24) :15-20
[9]   低碳经济与生态工业园 [J].
王维兵 ;
刘苗 .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 (11) :216-216
[10]   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 [J].
金涌 ;
王垚 ;
胡山鹰 ;
朱兵 .
中国工程科学, 2008, (09)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