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地区金矿床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

被引:8
作者
方维萱
李亚林
黄转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州贵阳
[2] 西北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3] 陕西西安
[4] 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学研究所!四川成都
关键词
构造地球化学形迹; 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成晕作用; 成矿作用动力学;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0.02.008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小秦岭地区金矿床与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方向的断裂中元素富集规律不同 ,构造带中流体是十分活跃的。构造动力成矿作用主要有动热退变质作用、剪切 -扭动裂隙成矿作用、构造带内岩石与流体交换作用、构造扩容带成矿作用 ,这些成矿成晕作用均发生在特定的构造动力学系统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小秦岭含金石英脉矿物地球化学研究 [J].
方维萱 .
地质与勘探, 1996, (03) :40-45
[2]   构造动力成矿研究的新进展 [J].
李德威 .
地学前缘, 1994, (04) :184-190
[3]   论构造地球化学研究 [J].
孙岩 ;
戴春森 .
地球科学进展, 1993, (03) :1-6
[4]   粤北新洲推覆构造同推覆期构造地球化学的动态学研究 [J].
彭少梅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3, (01) :71-81
[5]   论构造成矿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 [J].
张湘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2, (02) :113-122
[6]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刍议 [J].
陈国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2, (01) :1-71
[7]   陕西小秦岭地区混合岩化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J].
方维萱 .
地质与勘探, 1991, (05) :47-53
[8]  
成矿构造研究法[M]. 地质出版社 , 陈国达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