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聚居空间结构优化模式——RROD模式

被引:46
作者
贺艳华
唐承丽
周国华
曾山山
李莉
钟婷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乡村聚居; 乡村公路导向发展模式(RROD模式); 空间尺度; 空间结构; TOD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受启于TOD理论与实践在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优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借鉴以往乡村聚居单元规模与空间结构研究成果,试图提炼出一种乡村聚居空间结构优化模式——乡村公路导向发展模式(Rural Road-Oriented Development Model,简称RROD模式),并针对概念内涵、构建原则、框架、类型、空间尺度等进行系统分析。同时,重点从设施门槛、耕作半径、邻里交往以及出行距离感知等方面对RROD合理规模与结构进行了综合论证,认为RROD规模半径一般取值范围为450700 m,人口规模一般取值范围为15003500人,占地面积一般取值范围为3075 hm2,距离一般取值范围为3.55.0 km。但由于该取值范围是基于均质地域及一般发展条件假设,其结论具有一般理论指导性,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与修正。
引用
收藏
页码:1716 / 17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 [J].
贺艳华 ;
曾山山 ;
唐承丽 ;
周国华 ;
张洁 ;
李莉 .
地理学报, 2013, 68 (12) :1643-1656
[2]   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态势分析(英文) [J].
周国华 ;
贺艳华 ;
唐承丽 ;
于涛 ;
肖国珍 ;
钟婷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3, 23 (03) :513-524
[3]   国外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近今趋势 [J].
李红波 ;
张小林 .
人文地理, 2012, 27 (04) :103-108
[4]   加快发展农村适度规模集中供水 [J].
刘孟山 ;
麻晓宏 ;
赵丽霞 .
中国发展观察, 2012, (07) :43-45
[5]   欠发达地区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安徽省宿州地区为例 [J].
李红波 ;
张小林 ;
吴江国 ;
吴启焰 .
地理科学, 2012, 32 (06) :711-716
[6]   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 [J].
李全林 ;
马晓冬 ;
沈一 .
地理研究, 2012, 31 (01) :144-154
[7]   宗族结构、村庄规模与村民收入 [J].
王宇锋 .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3) :64-72
[8]   试论农村聚落的功能与适宜规模——以延安安塞县南沟流域为例 [J].
惠怡安 ;
张阳生 ;
徐明 ;
赵凯 .
人文杂志, 2010, (03) :183-187
[9]   论新时期农村聚居模式研究 [J].
周国华 ;
贺艳华 ;
唐承丽 ;
屈琼英 ;
彭鹏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2) :186-192
[10]   TOD模式理论研究 [J].
马和 ;
马利波 ;
张远景 .
山西建筑, 2009, 35 (25)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