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容性组织与激励性增长:超越“政府—市场”的分析逻辑——政党功能的经济学思考

被引:7
作者
权衡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共容性组织; 经济增长; 政党组织; 经济学分析框架;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1.06.010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从经济学视角研究政党功能,就要探索和总结执政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经济增长过程中治国理政、推动增长的方式、特点和规律及其动力。从方法论上超越经济学一般意义上的"政府—市场"分析框架,提出"政党治理经济"假说并分析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深化对中国模式的理解和思考。从实践角度看,中国长期发展的主题是实现民族复兴、经济增长与自由发展,这个过程彰显了制度变迁、体制创新、战略抉择三位一体的大国发展的逻辑框架,而与这一发展框架相适应的是政党、政府、市场三元共同治理经济的结构和模式。这个模式内在的运行机制是执政党作为共容性组织,在推动分权让利的同时,实行党管干部机制,并把两者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是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极为重要的一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看,除了政府与市场双重机制的推动之外,具有共容性组织特征的政党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内在激励也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区别于其他经济体的关键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奥尔森;..,
[2]  
当中国统治世界.[M].(美) 雅克; 著.中信出版社.2010,
[3]  
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M].姚洋; 著.格致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