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保水剂对宁南山区马铃薯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31
作者:
张扬
[1
,2
]
赵世伟
[1
]
梁向锋
[1
,2
]
华娟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PAM;
沃特保水剂;
马铃薯;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2 [马铃薯(土豆)];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探讨大田施用PAM、沃特保水剂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PAM、沃特均可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块茎产量,其中PAM 9.0 kg/hm2(P3)和沃特15 kg/hm2(W1)、沃特30kg/hm2(W2)、沃特60 kg/hm2(W3)处理马铃薯生物量和块茎产量显著高于CK(P<0.05),增产效果最明显。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和块茎生长期各处理耗水量无显著差异,淀粉积累期CK耗水量极显著高于施用保水剂处理(P>0.01)。保水剂处理耗水量随着马铃薯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大,降雨对土壤水分的补充随生物量的增大而减少。利用有序聚类分析得出,淀粉积累期降雨对土壤0~60 cm的水分储量有明显的补充,施用PAM和沃特两种保水剂,0~140 cm各层土壤储水量恢复相近,而140 cm以下土层沃特的恢复能力优于PAM,平均每20 cm土层储水量较PAM高6.2 mm。随着PAM施用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沃特保水剂则相反。沃特15 kg/hm2和PAM 9 kg/hm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效率最高。通过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特征得出,PAM的用量为9 kg/hm2、沃特15kg/hm2为最佳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