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金融P2P模式的道德风险分析

被引:3
作者
林莉苹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金融系
关键词
P2P模式; 道德风险; 理性人假设; 信息不对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20204 ; 1201 ;
摘要
我国互联网金融在逐步发展中形成了三大模式: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公众筹资,其中网络借贷的典型代表就是P2P。自2007年以来至今,我国先后成立了成千上万家这样的公司,它们在小微业主、网店店主等"草根"阶层的融资需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P2P公司数量和业务的扩大,P2P公司跑路现象也逐步曝露在公众视野,对于该行业监管的呼声也日益鲜明。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理性人假设和信息不对称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些现象即道德风险背后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0+397 / 60+39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P2P网络借贷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J].
莫易娴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2011, (12) :101-104
[2]  
[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著,蒋自强等 译.道德情操论[M]. 商务印书馆, 1997
[3]  
(美)西 蒙,杨 砾,徐 立译.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4]   P2P运营模式探微 [J].
辛宪 .
商场现代化, 2009, (21)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