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品质育种的研究——Ⅱ.湘油5号油菜芥酸含量的基因分析

被引:7
作者
官春云
王国槐
机构
关键词
芥酸含量; 表现型; 自交单株; 品质育种; 欧洲; 基因控制; 油菜品种; 甘蓝型油菜;
D O I
10.13331/j.cnki.jhau.1986.01.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油菜种子油分中芥酸(C22:1)含量的多少决定其食用或工业用途:芥酸含量较低的菜油宜作食用,而芥酸含量较高的菜油宜作工业用。油菜芥酸含量这一品质性状是受胚基因型控制的,不同品种类型由于其芥酸基因的不同或基因型的不同,其芥酸含量也不同。1979年Krzymanski和Downey归纳对欧洲和加拿大各国油菜品种的研究指出,甘蓝型油菜(B.napus)芥酸含量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芥酸含量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基因间的作用均表现加性效应。到目前为止,发现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至少有五个不同的基因控制着芥酸含量,即e、Ea、Eb、Ec、Ed,它们分别控制0、10%、15%、30%和3.5%的芥酸含量。在甘蓝型油菜中仅有e、Ea和Ed,它们纯合体的基因基分别为eeee、EaEaEaEa和EdEdee,其表现型的芥酸含量分别为0、40%和7%。为了弄清控蓝型油菜属亚洲类型,很多研究指出,它在许多特性上与欧洲类型有差异。为了弄清控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我国油菜品种资源的脂肪酸含量 [J].
刘兴媛 .
中国油料, 1981, (04)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