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发展对吉林省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被引:4
作者
杨琳
董美娜
周嘉
机构
[1]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
关键词
碳排放; STIRPAT模型;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吉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排放的增加促进温室效应,影响了生态发展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因此减少碳排放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而对于我国建设低碳城市是现阶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基于吉林省1998—2012年碳排放时间序列数据,利用STIRPAT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人口总量,城市化率,能源强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增产值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总数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次是城镇可支配收入,能源强度是唯一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的影响因素,但是相对于人口的促进作用仍然很弱,所以总体碳排放仍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得出城市化率与碳排放之间在现阶段还未出现环境库兹尼茨曲线关系,说明了碳排放量仍然还会持续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CO2能源排放量与CO2大气浓度时空分布研究 [J].
廖秀英 ;
王婷 ;
程辉 ;
付国红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29 (03) :103-107
[2]   省域碳排放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J].
欧元明 ;
周少甫 .
工业技术经济, 2014, 33 (06) :34-41
[3]   城市化不同演化阶段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 [J].
孙昌龙 ;
靳诺 ;
张小雷 ;
杜宏茹 .
地理科学, 2013, 33 (03) :266-272
[4]   我国人口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基于STIRPAT模型的分析 [J].
马晓钰 ;
李强谊 ;
郭莹莹 .
人口与经济, 2013, (01) :44-51
[5]   我国工业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J].
张传平 ;
谢晓慧 ;
曹斌斌 .
生态经济, 2012, (09) :113-116+129
[6]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J].
王桂新 .
人口研究, 2012, 36 (02) :37-44
[7]   中国地方政府碳减排压力驱动因素的省际差异——基于STIRPAT模型 [J].
陈志建 ;
王铮 .
资源科学, 2012, 34 (04) :718-724
[8]   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基于30个省区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梦琴 ;
刘轶俊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11) :27-32
[9]   中国城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 [J].
宋德勇 ;
徐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1) :8-14
[10]   中国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J].
蔡博峰 ;
曹东 ;
刘兰翠 ;
周颖 ;
张战胜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 (03) :19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