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10年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及其演变

被引:4
作者
英成龙 [1 ,2 ]
雷军 [1 ]
段祖亮 [1 ]
张璐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居住格局; 空间自相关; 演变; 民族; 乌鲁木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利用乌鲁木齐市第3至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研究近30年来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及其演变.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人口密度分布以和田街、东门和长江路等街道为中心,沿河滩快速路呈扇形模式向南北扩展.各民族居住格局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汉族和维吾尔族集聚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民族.1982—2010年间,各民族聚居区均发生显著变化.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由简单、同质性向复杂、异质性演变,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性有了较大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87 / 39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J].
李志刚 ;
吴缚龙 .
地理学报, 2006, (02) :199-211
[22]   兰州城关区回族居住格局研究 [J].
虎有泽 .
青海民族研究, 2005, (02) :95-100
[23]   都市回族社会结构的范式问题探讨——以北京回族社区的结构变迁为例 [J].
周传斌 ;
马雪峰 .
回族研究, 2004, (03) :33-39
[24]  
从封闭到开放:城市回族聚居区的变迁模式[J]. 良警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3(01)
[25]   论回汉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 [J].
马宗保 .
西北民族研究, 2001, (04) :79-86
[26]   南宁市区汉壮民族的居住格局 [J].
梁茂春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5) :9-15
[27]   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 [J].
王建基 .
西北民族研究, 2000, (01) :41-56
[28]   呼和浩特市区的民族迁移与居住格局 [J].
王俊敏 .
西北民族研究, 1997, (02) :7-28+279-280
[29]   银川市区回汉民族居住格局变迁及其对民族间社会交往的影响 [J].
马宗保 ;
金英花 .
回族研究, 1997, (02) :19-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