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

被引:130
作者
刘吉平 [1 ,2 ]
赵丹丹 [1 ,2 ]
田学智 [1 ,2 ]
赵亮 [1 ,2 ]
刘家福 [1 ,2 ]
机构
[1]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 吉林师范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动态变化; 景观格局; 驱动力; 三江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5 ; 070501 ;
摘要
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6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4—2010年三江平原耕地、居住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呈增长趋势,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三江平原斑块密度、周长面积比、景观分离度和Simpson’s多样性指数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小值出现在2010年,斑块密度和周长面积比的最大值出现在1976年,景观分离度和Simpson’s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1986年;1954—2010年三江平原斑块密度和周长面积比的高值区由东北向西南转移,低值区由中部向东部转移,景观分离度指数呈现先聚集后分散的趋势,Simpson’s多样性指数由中间高四周低格局,逐渐转变为南部高北部低的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3234 / 32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研究 [J].
荣子容 ;
王其翔 ;
马安青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3 (03) :81-85
[2]   雅砻江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J].
黄来斌 ;
白军红 ;
严登华 ;
肖蓉 ;
黄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S1) (S1) :140-147
[3]   近40年来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J].
白军红 ;
欧阳华 ;
崔保山 ;
王庆改 ;
陈辉 .
生态学报, 2008, (05) :2245-2252
[4]   三江平原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特征研究——以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J].
周德民 ;
宫辉力 ;
胡金明 ;
赵魁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86-96
[5]   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巴卡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时空动态研究 [J].
张佩芳 ;
王茂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3) :57-62
[6]   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研究 [J].
刘红玉 ;
吕宪国 ;
张世奎 ;
杨青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289-295
[7]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J].
史培军 ;
袁艺 ;
陈晋 .
生态学报, 2001, (07) :1041-1049+1217
[8]   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 [J].
肖笃宁 ;
李秀珍 .
地理科学, 1997, (04) :69-77
[9]  
1950s以来挠力河流域径流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 宋晓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
[10]  
长江三峡库区森林景观格局与景观恢复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肖文发,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