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海洋热状况异常影响2008年1月雪灾形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28
作者
付建建 [1 ]
李双林 [2 ]
王彦明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关键词
雪灾; La Nia; 北大西洋增暖; 大气环流模式; 阻塞高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考察2008年1月雪灾发生前期全球海洋的热状况发现,强La Nia事件和北大西洋显著增暖是最明显特征。此外,北太平洋中部较常年偏暖,北极(特别是北欧海附近)海冰较常年显著偏少。利用合成分析和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试验,研究了强La Nia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强La Nia事件能部分解释南方偏冷和降水偏多,及包括蒙古冷高压增强、青藏高原南支槽加深和西太平洋"负-正-负"的异常分布型在内的部分环流形势,但不能解释乌拉尔山阻塞的异常增强。模拟中等强度La Nia的影响并与强La Nia进行了比较,发现:只有当La Nia很强时,我国南方冬季偏冷、降水偏多的信号才显著;当La Nia强度只是中等时,这种信号将大为减弱。最后分析讨论了北大西洋异常增暖的影响,认为它对乌拉尔环流异常形成有重要贡献。因此,2008年1月雪灾的形成可能是包括强La Nia事件和北大西洋增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78 / 49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