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石笋记录中Mg/Ca比值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18
作者
李清
王建力
李红春
叶明阳
王勇
李廷勇
何潇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古气候; Mg/Ca比值; 微量元素; 石笋; 重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在重庆梁天湾洞石笋LT14 31.9~15.02ka.B.P.古气候重建成果已发表的此基础上,本文选取Mg/Ca比值这一新的替代指标,探讨其在重庆地区独特的水热组合模式下的古气候指示意义,从而进一步探讨了该时段的气候变化。研究结果发现,重庆地区Mg/Ca比值与碳同位素的正相关关系较好(R2=0.60),可能与碳酸钙溶液在到达洞顶之前提前沉淀或滴率减小机制有关,它间接响应了降水的变化。运用Mg/Ca值变化对古气候的重建结果与以前的研究基本相符,说明Mg/Ca比值可以作为古降水的指标,但需同碳氧稳定同位素结合起来讨论,以便相互验证,提高古环境解译的准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重庆地区石笋沉积速率与古气候意义初探 [J].
何潇 ;
王建力 ;
李清 ;
李红春 ;
李廷勇 ;
程海 .
中国岩溶, 2007, (03) :196-201
[2]   重庆地区末次冰期气候变化的石笋记录研究 [J].
王建力 ;
王丽 ;
何潇 ;
吴文戬 .
地理科学, 2006, (05) :5580-5585
[3]   重庆金佛山石笋的同位素年龄和古气候信息 [J].
王建力 ;
何潇 ;
王昕亚 ;
张美良 ;
林玉石 .
中国岩溶, 2005, (04) :265-269
[4]   重庆梁天湾14号石笋沉积特征与同位素年龄 [J].
王丽 ;
王建力 ;
何潇 ;
吴文戬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5]   洞穴滴水地球化学的空间和时间变化及其控制因素——以北京石花洞为例 [J].
王新中 ;
班凤梅 ;
潘根兴 .
第四纪研究, 2005, (02) :258-264
[6]  
末次冰期东亚季风气候的变迁:贵州都匀七星洞石笋的δ18O记录[J]. 覃嘉铭,林玉石,张美良,王华,冯玉梅,涂林玲.中国岩溶. 2003(03)
[7]   末次盛冰期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南京石笋记录 [J].
汪永进 ;
孔兴功 ;
邵晓华 ;
吴江滢 .
第四纪研究, 2002, (03) :243-251
[8]   岩溶石笋的古环境研究进展 [J].
张兆峰 ;
彭子成 ;
贺剑峰 ;
夏小平 ;
蔡演军 ;
刘卫国 .
地质地球化学, 2002, (01) :78-84
[9]   贵州七星洞全新世石笋的氧同位素记录及其指示的季风气候变化 [J].
蔡演军 ;
彭子成 ;
安芷生 ;
张兆峰 ;
曹蕴宁 .
科学通报, 2001, (16) :1398-1402
[10]   桂林44kaB.P.石笋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解译 [J].
覃嘉铭 ;
袁道先 ;
林玉石 ;
张美良 ;
李彬 .
地球学报, 2000, (04) :407-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