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9
作者
周杰文
蒋正云
李凤
机构
[1]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经济效率; 超效率SBM; 固定效应模型;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绿色经济效率。文章基于熵权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测算得到绿色GDP指数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0—2016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运用面板模型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整体绿色经济效率水平稳定在0.826左右,上、中、下游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呈依次递增态势,且绿色经济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强度在逐渐减弱,对外开放、城市化、能源强度和环境规制等因素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各异,上、中、下游地区及各省(市)之间发展情况存在显著地区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69 +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沿江11省(市)2010-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 [J].
李华旭 ;
孔凡斌 ;
陈胜东 .
湖北社会科学, 2017, (08) :68-76
[2]   我国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评价与分析 [J].
吴齐 ;
杨桂元 .
统计与决策, 2017, (17) :67-71
[3]   科技创新影响区域绿色化的机理——基于绿色经济效率和空间计量的研究 [J].
侯纯光 ;
程钰 ;
任建兰 ;
陈延斌 .
科技管理研究, 2017, 37 (08) :250-259
[4]   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刘耀彬 ;
袁华锡 ;
王喆 .
资源科学, 2017, 39 (04) :747-755
[5]   中国绿色发展效率的评价与区域差异 [J].
杨志江 ;
文超祥 .
经济地理, 2017, 37 (03) :10-18
[6]   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动态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285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的分析 [J].
王晓云 ;
魏琦 ;
杨秀平 .
生态经济, 2017, 33 (02) :68-71
[7]   中国省际传统经济效率与绿色经济效率时空演变分析 [J].
盖美 ;
孔祥镇 ;
曲本亮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 32 (07) :780-787
[8]   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吗?——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李斌 ;
苏珈漩 .
生态经济, 2016, 32 (06) :32-37
[9]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区域碳排放效率研究——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例 [J].
孙秀梅 ;
张慧 ;
王格 .
生态经济, 2016, 32 (05) :68-73
[10]   中国省际公共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81-2013 [J].
倪泽强 ;
汪本强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2) :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