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社会”关系变迁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被引:4
作者
强舸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
关键词
“政党—社会”关系; 领导方式; 治理能力;
D O I
10.13977/j.cnki.lnxk.2017.05.00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政党、国家、社会是基本主体,"政党—国家"、"国家—社会"与"政党—社会"是制约国家治理成效的三组核心关系。因此有必要以"政党—社会"关系为研究出发点,从历史变迁、现实挑战和实施路径三个方面,探讨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当如何通过"转变和改善党对社会的领导方式"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干部国家.[M].王海峰;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  
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M].陈明明;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  
单位中国.[M].刘建军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特点与问题 [J].
童玉芬 ;
武玉 .
人口与发展, 2013, 19 (04) :37-45
[5]   将人民内部矛盾带回分析的中心 [J].
申端锋 .
开放时代, 2012, (07) :26-53
[6]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J].王长江;.中国治理评论.2012, 01
[7]   普通人的“国家”理论 [J].
项飚 .
开放时代, 2010, (10) :117-132
[8]   政党、民族与国家——中国现代政党-国家形态的历史-理论分析 [J].
任剑涛 .
学海, 2010, (04) :103-115
[9]   论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与政府机构改革 [J].
陈国权 .
求索, 1999, (04)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