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的宪法性调适——关于行政法治模式扩展的理论解释与方向探索

被引:2
作者
田飞龙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2] 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
关键词
依法行政; 依宪行政; 行政法治模式; 行政民主; 行政公开;
D O I
10.13519/b.cnki.nulr.2011.02.018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依法行政"是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制度要素,但该要素所预设的严格规范框架逐渐不能适应世界范围内行政权权能结构与行政法规则体系变化的需要,也不适应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结构性需求。中国行政法改革采行功能主义路径,大力引进行政的公开性与民主性理念及其制度,对原有行政法体系形成较大冲击。"新行政法"试图进行理论回应,其根本的规范性诉求就在于"依宪行政"。这一理论与制度的变化只能回溯到宪法层面进行解释。"依法行政"必须依靠理论背景更加厚重的"依宪行政"才能够克服传统行政法治模式的危机,实现行政法治模式的扩展。本文导引出的"依宪行政"的问题域和制度域还有利于重新思考并探索一种"行政宪政主义"的宪法实施路径,因而具有更为根本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新行政法与依宪行政 [J].
邓联繁 ;
田飞龙 .
行政法学研究, 2011, (01) :90-98
[2]  
微观民主的长沙试验[J]. 申欣旺,刘双双.中国新闻周刊. 2011(02)
[3]   从“行政国家”到“法治政府”?——我国行政法治中的国家形象研究 [J].
韩春晖 .
中国法学, 2010, (06) :61-76
[4]  
礼、法与和谐——关于德治的功能主义论辩[J]. 张千帆.金陵法律评论. 2009(02)
[5]   概念法学和政府管制背景下的新行政法 [J].
于立深 .
法学家, 2009, (03) :55-66+157
[6]   行政正当性需求的回归——中国新行政法概念的提出、逻辑与制度框架 [J].
王锡锌 .
清华法学, 2009, 3 (02) :100-114
[7]   “规划行政”:现代行政法的时代课题与挑战 [J].
郭庆珠 .
河北法学, 2008, (09) :87-92
[8]   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 [J].
沈岿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4) :102-114+208
[9]   专家、大众与知识的运用——行政规则制定过程的一个分析框架 [J].
王锡锌 ;
章永乐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3) :113-127+207
[10]   澳大利亚“新行政法”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J].
姜明安 .
中外法学, 1995, (02)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