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前氮后移对寒地水稻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元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张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水稻;
伤流量;
可溶性糖;
氮素吸收;
氮肥利用率;
D O I:
10.13758/j.cnki.tr.2011.04.021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高氮(135 kg/hm2)和中氮(105 kg/hm2)水平下,研究了穗肥比例对寒地水稻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氮水平下,穗肥比例为15%的处理各个时期伤流量和根系含糖量均最低,中氮水平下穗肥比例为35%的处理伤流量和根系含糖量均最高。相同氮量条件下,随着穗肥比例增加根系伤流量增加,幼穗分化期增加均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中氮条件下,前氮后移使幼穗分化期和抽穗后20天的根系含糖量显著提高了14.0%和35.1%(p<0.05)。穗肥比例由15%增加到35%,水稻吸氮量增加了11.1%15.6%,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了20%43%,农学利用率提高了37.5%38.5%,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2.6%20.8%,水稻产量提高了12.3%12.7%,且均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以上结果表明,前氮后移促进了水稻碳氮代谢的协调,增加了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水稻根系吸氮能力,增加了氮素积累量,因此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和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48 / 5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J].
张福锁
;
王激清
;
张卫峰
;
崔振岭
;
马文奇
;
陈新平
;
江荣风
.
土壤学报,
2008, (05)
:915-924

张福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王激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张卫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崔振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荣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不同氮肥管理条件下钾对寒地水稻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
[J].
刘玲玲
;
彭显龙
;
刘元英
;
王诺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8)
:2258-2262

刘玲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元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王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科研站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不同水稻基因型的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高效氮素吸收
[J].
程建峰
;
戴廷波
;
荆奇
;
姜东
;
潘晓云
;
曹卫星
.
土壤学报,
2007, (02)
:266-272

程建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戴廷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荆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姜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潘晓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曹卫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4]
实地氮肥管理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J].
彭显龙
;
刘元英
;
罗盛国
;
范立春
;
宋添星
;
郭艳文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11)
:2286-229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元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罗盛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添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郭艳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庆安县和平水利灌溉站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
寒地水稻实地氮肥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J].
范立春
;
彭显龙
;
刘元英
;
宋添星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9)
:1761-176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元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宋添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6]
外源稀土对水稻伤流组分的影响
[J].
常江
;
张自立
;
郜红建
;
黄界颍
;
甘旭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5)
:522-525

常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

张自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

郜红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

黄界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

甘旭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
[7]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与科研现状
[J].
孙淑红
.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1)
:233-235

孙淑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佳木斯
[8]
水稻穗颈节与基部节间伤流的比较及其氮素调控研究
[J].
赵全志
;
高尔明
;
黄丕生
;
凌启鸿
.
作物学报,
2001, (01)
:103-10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丕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江苏南京

凌启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江苏南京
[9]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根系伤流强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叶片生理状况的相互关系
[J].
沈波
;
王熹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2)
:59-61

沈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

王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
[10]
杂交水稻叶片的若干生理指标与根系伤流强度关系
[J].
梁建生
;
曹显祖
.
江苏农学院学报 ,
1993, (04)
:25-30

梁建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农学院农学系

曹显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农学院农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