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县域旅游发展定量综合评价——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例

被引:12
作者
李瑞 [1 ,2 ]
殷红梅 [3 ]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凯里学院旅游与经济发展学院
[3]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关键词
民族县域; 旅游发展; 综合评价; 定量; 黔东南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自我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通过检索研究文献发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已成为国内旅游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稳定方向。然而实践表明:基于区域微观尺度的民族县域旅游发展优劣是衡量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尺之一,因此对民族县域旅游发展进行科学评价,才能有的放矢地为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制定出适宜策略。本文构建了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的资源—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旅游发展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发展县域凯里(市)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1.510,显示出其作为黔东南州首府旅游发展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基础优势;极核发展县域雷山、镇远、施秉、黎平、从江和榕江旅游发展速度较快,逐渐成长为黔东南州旅游发展的核心民族县域;均衡发展县域锦屏、台江、剑河、黄平、麻江和丹寨发展潜力较大;滞后发展县域岑巩、三穗和天柱发展较为缓慢。上述结果揭示了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和规律,为民族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63 / 12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耦合发展研究——以张家界为例 [J].
尹贻梅 ;
鲁明勇 .
旅游学刊, 2009, 24 (03) :42-48
[2]   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研究 [J].
冯学钢 ;
王晓云 ;
杨昇 .
旅游论坛, 2009, 2 (01) :62-66+81
[3]   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探讨 [J].
董锁成 ;
李雪 ;
张广海 ;
金贤锋 .
旅游学刊, 2009, 24 (02) :30-36
[4]   壮族旅游村寨干栏式民居建筑变化定量研究——以龙胜平安壮寨为例 [J].
吴忠军 ;
周密 .
旅游论坛, 2008, 1 (06) :451-457
[5]   少数民族地区游客乡村旅游质量感知研究——以新疆昌吉州杜氏农庄为例 [J].
姚娟 ;
陈飙 ;
田世政 .
旅游学刊, 2008, (11) :75-81
[6]   大香格里拉地区旅游开发模式比较分析 [J].
徐柯健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3) :134-140
[7]   区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系统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为例 [J].
吕君 ;
陈田 ;
刘丽梅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2) :80-88
[8]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实证研究 [J].
王昕 ;
高彦淳 .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1) :137-140
[9]   旅游者对黑衣壮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感知差异与满意度 [J].
高燕 ;
凌常荣 .
旅游学刊, 2007, (11) :78-84
[10]   社区居民对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真实性认知 [J].
卢天玲 .
旅游学刊, 2007, (10) :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