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降解前后小球藻热模拟生成的气、油和类干酪根

被引:11
作者
章冰,吴庆余,盛国英,傅家谟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球藻,细菌降解,气,油,类干酪根;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6.02.001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本文对比研究了枯草杆菌降解作用前后小球藻热模拟生成的气、油和类干酪根的特征。经细菌降解作用后,小球藻热解产气率提高了2.09倍,热解产气组分中烃气/非烃气比值提高了一倍。蛋白质可能是小球藻热模拟产气的重要分子来源。细菌的降解作用对于早期成因的生物气或生物热催化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细菌降解作用可提高小球藻细胞的粗脂肪(氯仿沥青"A")含量,而类脂化合物是藻细胞热解产生烷烃的主要分子来源,因此,经细菌降解的藻细胞热解后具较高的烷烃产量。类干酪根分析结果表明,细菌降解的藻细胞在热解时更易凝胶化;细菌降解作用有利于藻细胞进入热演化生烃期,并有利于提高藻细胞的产烃性能和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1+20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细菌降解作用对异养黄化藻热解产气的影响 [J].
章冰 ;
吴庆余 ;
盛国英 ;
傅家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4, (11) :1042-1045
[2]  
异养黄化藻类产烃研究新发现.[J].吴庆余;殷实;盛国英;傅家谟.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3, 04
[3]   小球藻两个品系在自养与异养条件下的生长、能荷与色素差异 [J].
吴庆余 ;
匡梅 ;
Grant N.G. .
植物生理学报, 1992, (03) :293-299
[4]  
油气地球化学.[M].王启军;陈建渝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
[5]  
化石燃料生物标志物.[M].(英)菲尔普(philp;R.P.)著;傅家谟;盛国英译;.科学出版社.1987,